【转载】什么是半导体行业中常说的——High-K材料

2025-06-04
Hello,大家好,在半导体行业中,经常听到High-K的材料,那这个High-K到底是啥呢?

先来说说啥是 High-K。这里的 K,指的是介电常数,它衡量的是材料储存电荷的能力。至于介电常数是啥,大伙可以看看我前面的介绍:如何理解半导体材料的介电常数   。

按介电常数高低,材料分为低介电(Low-K)和高介电(High-K)材料。一般 Low-K 材料的介电常数低于 3.0,而 High-K 材料呢,是相对于栅介质材料二氧化硅(SiO₂)来定义的,只要介电常数大于 SiO₂的 3.9,基本就归入 High-K 材料范畴啦。

为啥 High-K 材料这么受关注呢?随着芯片制造工艺不断进步,晶体管尺寸越来越小,在同样面积下能集成更多晶体管,芯片集成度大幅提升。可这也带来了问题,器件尺寸缩小,水平方向上栅极长度变短,垂直方向上源漏变浅,栅极和栅氧化物也更薄了。就拿栅氧化物来说,厚度不断减小,短沟道效应就越来越明显。为了抑制它,就得减小栅介质等效氧化层厚度(EOT)。EOT 就是让 High-K 介质和纯 SiO₂栅介质达到相同栅电容时,纯 SiO₂栅介质的厚度。用 High-K 材料替换 SiO₂,在 EOT 相同的情况下,它的物理厚度能增大,这样栅电流密度就降低了。

半导体业界常用的 High-K 介电常数介质材料是氧化铪(HfO₂),它能有效改善栅极漏电流问题。HfO₂的介电常数达到 25,在相同 EOT 条件下,物理厚度是 SiO₂的好几倍。不过,High-K 介质和多晶硅栅的兼容性不太好,后来金属栅极的使用解决了这个问题,这就是大家常听到的 HKMG(high-k metal gate)工艺 。

中国科大理论预言首类结构稳定的单层二维铁电材料-中国科大新闻网

再看看 High-K 材料的应用场景。在先进的逻辑芯片制造里,像三星 7 纳米及以下制程的芯片,就采用了 HKMG 工艺。其中,把 HfO₂等 High-K 材料用作栅极介质层,显著降低了栅极漏电流,提升了晶体管的开关性能和可靠性,让芯片能在低功耗下保持高性能计算。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(DRAM)芯片中,也广泛应用了 High-K 材料。比如 HfO₂、ZrO₂等,引入它们后,在相同电容下,介质层厚度能明显增加,大幅抑制了量子隧穿效应导致的漏电流,延长了数据保持时间,还降低了功耗。

总的来说,High-K 材料在半导体制造中作用巨大,它帮助解决了随着芯片尺寸缩小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,为半导体技术发展立下汗马功劳。随着科技不断进步,相信 High-K 材料还会在更多领域发光发热,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。

先进前驱体材料行业整体竞争格局及市场集中情况 - 产业科技 - 行业新闻 - 思瀚产业研究院


阅读34
分享
写评论...